竞价逻辑与竞价策略
【以下来源于ChatGPT】
- 历史预留费用是根据[亚马逊容量管理器的竞拍清算机制]来决定的
历史最低中标价的决定因素:
亚马逊会在每个竞拍周期(通常是每月)统计所有卖家的 申请库容 + 出价,然后根据总的仓储资源情况,划定一个“清算价(Clearing Price)”
这个“最低中标价”就是:当时所有卖家里,刚好能分配完可用库容的那个出价。
简单说就是:
A.卖家们按出价从高到低排序;
B.从高价开始,逐个满足申请的库容;
C.一直到总库容被分配完;
D.最后一个成功拿到库容的卖家的出价 → 就是 最低中标价。
举个例子
假设亚马逊本轮总共能放出 10,000 立方英尺,
卖家出价情况如下:
卖家A:出价 $5,要 3000
卖家B:出价 $4,要 4000
卖家C:出价 $3.5,要 5000
卖家D:出价 $3,要 3000
分配过程:
A 拿到 3000(剩余 7000)
B 拿到 4000(剩余 3000)
C 拿到 3000(还差 2000 不够给他申请的5000)
到这一步,库容分配完了,最后一个拿到库容的是 C(出价 $3.5)。
所以这一轮的 最低中标价 = $3.5。
无论 A 出了 $5,B 出了 $4,最后都按 $3.5/立方英尺 结算。
✅ 总结:
历史最低中标价 = 当期所有卖家出价排序后,分配完可用容量时,最后一个中标卖家的出价。
也就是市场的“底线成交价”
2.竞价策略
1)出价的核心思路:
低于历史最低中标价 → 几乎必然落标。
等于历史最低中标价 → 风险较高(踩线可能没抢到,或者只拿到部分)。
高于历史最低中标价 10~20% → 中标概率大幅提高,同时不会浪费太多溢价,因为最终还是按清算价结算。👉
所以:合理出价 = 历史最低中标价 ×(1.1 ~ 1.2)
- 不同场景的出价策略
A.淡季(库容紧张度低)
出价 ≈ 历史最低中标价 × 1.05
因为竞争压力小,略高于历史最低价即可。
举例:历史最低 2 → 出 2.1
B.旺季(Q4、Prime Day)
出价 ≈ 历史最低中标价 × 1.2 ~ 1.5
因为卖家需求暴涨,踩线风险高。
举例:历史最低 3 → 出 3.6–4.5
C.战略性申请(必须拿到容量)
出价接近历史最高成交价(甚至再往上加一点),宁愿溢价也要确保中标。
反正最终实际支付按清算价算,不会真的让你付那么高。
D.分批出价策略(风险分散)
不要把所有容量放在一次申请里,可以分成两部分:
核心库容:出价高,保证拿到。
额外库容:出价接近历史最低价,能拿到最好,拿不到也没损失。
举例:你预计需要 10,000 立方英尺
保底申请 6,000 → 出价 4
追加申请 4,000 → 出价 2.8
这样即使市场清算价高,你也至少能确保有核心容量。
3.出价前的 ROI 校验(预留费用最终可能变成真实成本,出价之前提前核算)
预留费用 = 出价 × 实际获批库容
回收逻辑:如果你的销量能达到亚马逊设定的销售额门槛(通常是容量价值的8~10倍销售额),预留费用可以被抵扣,实际=0 成本。
核算方式:
如果预计额外 1000 立方英尺能带来 $50,000 销售额,而预留费成本是 $3000(可抵扣广告/佣金),那么就值得出价。
如果预计销量不足,宁愿少拿库容,也不要激进出价。
例子:
比如你6月库容1000 额外竞价500 那么库容比例是500/1500=1/3,预估7月销售额105000,7月可抵消绩点激励=105000*1/3*0.15(绩点积分)=5250 只要竞价金额在5250以内 竞价库容即为免费
4.如何参考历史出价
A.历史最低成交价:比如过去几个月,成交均价在 0.15–0.20 美元/立方英尺,那么你出价过低(比如 0.05)大概率拿不到容量。
B. 历史最高成交价:如果偶尔飙升到 0.30–0.35,说明旺季(如 Q4)竞争激烈,你需要比平时更激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