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的新品期从产品首次FBA入仓可售开始计算,通常为30-90天(不同类目和站点可能略有差异)。而这期间是亚马逊算法对新品权重分配最敏感的时期,期间的转化率、点击率等数据会直接影响后续排名。在这个背景下聊如何提升自然流量一定要先对新品期的特别进行分析
1.流量扶持:之前很多卖家都争论过这个话题,到底有没有新品期。个人认为是有新品期的,主要体现在新品期的关键词排名提升更容易,转化率好的产品会被系统快速识别从而获得流量。
2.转化率波动大:新品期产品一般评论较少,各个关键词权重降低,产品的转化率相比比同行Top卖家要地低一些。这里顺嘴提一句,为什么亚马逊选品阶段尽量考虑做差异化呢?因为差异化的产品更容易在转化率方面获得优势。
3.广告成本高:自动广告初期CPC可能比成熟链接高,且容易跑偏流量。需要卖家提前搭建好关键词词库,优化好链接的文案完成埋词工作。
1.节奏缓慢:没有提前制定推广节奏,评论获取,关键词收录,广告搭建等各个环节一拖再拖。广告预算很低,根本无法实现推动自然流量的目的。
2.优化不及时:没有根据竞品动态调整价格,主图、标题、关键词1个月未更新,转化率低于类目均值也没有采取必要的干预手段。
3.库存不足:错误预估产品销量,导致推广过程中出现断货情况,链接权重和排名持续下滑。
为了解决新品期的常见错误,设置如下几个参考指标,若出现异常或未满足需要及时调整:
1.关键词收录:7天内至少让5个核心词进入前4页(需要根据产品不同调整)
2.转化率指标:通过页面优化或优惠折扣设置将转化率拉到类目均值的80%以上。
3.流量指标:每天流量增长10%以上,连续3天未满足需要及时调整。
所谓自然流量可以从字面意思看出,与付费流量形成对比,一切不需要花钱的流量从可以成为自然流量。下面以电动升降桌为例进行分析。
比如使用Electric Standing Desk在亚马逊前台或买家APP中搜索后的自然展示位置。关键词搜索流量跟关键词的数量,关键词的搜索量,关键词的相关性,关键词的自然排名有关。关键词搜索流量占总自然流量比例约60%,是占比最高的流量入口。
买家通过类目树逐级筛选(如Home & Kitchen›Furniture›Home Office Furniture›Home Office Desks)。若产品可以属于多个类目节点,上架之前就需要考虑选择哪个类目更优。考虑的维度有:相关性,流量大小,竞争难度。
关联流量是很多卖家容易被忽视的自然流量渠道。经常分析广告报告的卖家肯定知道,广告展示位置有三个,分别是首页顶部,搜索结果其余页面,商品详情页,其中商品详情页中的非广告展示位置就是自然流量。自然关联流量是亚马逊基于用户行为数据比如浏览、购买、加购等自动生成的免费推荐位。下面列举部分关联流量的展示位置
Frequently Bought Together(经常一起购买)
Compare with Similar Items(同类对比)
Best Seller(销量排行榜),New Releases(新品排行榜),Movers & Shakers(飙升榜)
Prime Day/黑五等大促主会场,Today’s Deals,Coupon专区,详情页的关联促销
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争着抢着想要获得自然流量?它有什么好处?
以电动升降桌类目为例,通过极目数据查询关键词rolling desk adjustable height预估CPA达到 42.03美金。
假设产品售价120美金,不算广告毛利率为40%,每单广告成本42.03,净利仅剩5.97,利润率缩水至4.9%。自然流量无需为每次点击付费,订单利润率接近毛利润$48/单。亚马逊卖家在平台上销售产品的第一目的一定是赚钱,而自然流量能为卖家赚取更多利润,自然更受卖家追捧。
付费流量依赖持续输血,若广告一旦暂停,订单量可能断崖式下跌。反观自然流量可长期稳定获客。查看Home Office Desks类目的TOP卖家排名波动情况及流量结构可以发现其长期占据较好排名但是广告流量占比并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超高的自然流量可长期稳定获客,从而实现稳定出单。
亚马逊用户是高度信任亚马逊平台排序的,认为自然搜索结果靠前的产品尤其是Best Seller、Amazon’s Choice标签代表“市场验证过的优质产品”,点击转化率比其余位置高出不少。更多的自然订单又可以触发亚马逊的飞轮理论。
自然订单↑ → 关键词排名↑ → 更多曝光↑ → 更高销量↑ → 类目排名↑→ 更多自然↑
提升自然流量的方式分成三大版块,分别是产品链接优化,增加流量入口,提高产品转化率。
首先需要明确产品属性是标品还是非标品,因为两者的链接优化及推广策略差异非常大。标品需强调参数、兼容性和认证;非标品则应注重场景故事和情感共鸣。
其次,详细搭建关键词词库。从小类目前100或者前400名的同类竞品ASIN的标题做词频统计,词根统计归类为【共性单词根】和【属性单词根】。根据自己产品把【属性单词根】归类为【相关属性单词根】和【垃圾属性单词根】。把同类并且销量最好的竞品做关键词调研。垃圾属性单词根】和竞品关键词放在一起,标注出带有此垃圾属性单词根的关键词,直接剔除掉【垃圾关键词】,剩下来的竞品关键词再做【共性关键词】和【相关属性关键词】归类就可以搭建出关键词词库了。
最后,利用A+内容增强页面吸引力,如通过对比图表展示不同型号产品、插入场景化视频引导购物,同时在品牌故事中推荐配套产品,以此提升用户体验并促进销售。新品上架销售后,坚持每日发布POST。
促销与秒杀:为了增加亚马逊链接的流量入口,一定要善用亚马逊的促销工具,分别有优惠券,会员专享折扣,购买折扣及秒杀。
New Modle和捆绑:通过New Modle和捆绑将新品与老品结合,以优惠价格吸引购买,从而将老品页面的流量导向新品。
广告流量导流:通过关键词词库及搜索词报告找到高转化流量词,及时否定低转化低相关性流量词。筛选高转化长尾词集中资源攻占,快速提升自然排名。通过商品定位出现在竞品详情页的广告位置获得付费流量去出单从而促进自然关联流量。
站外推广别忘记:各类社交媒体,Deal网址,Facebook群组,都要去分析是否适合,投放前需验证目标用户匹配度高低,一堆垃圾流量反而对链接起到反作用。
主图设计应遵循纯白底加产品45°角展示的原则,突出产品的质感;第二张图采用场景图展示产品的实际使用环境;第三张图则聚焦于功能拆解,强调产品的独特卖点。视频内容需从前几秒直击用户痛点,中段详细展示产品如何解决问题,并在结尾处强化行动指令,鼓励用户立即购买。
通过差异化痛点分析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第一步是挖掘竞品差评,找出消费者的主要不满之处;第二步是在标题、五点描述针对性地回应这些问题,突出自身产品的优势;第三步是在高级A+布局QA板块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巧妙植入差异化卖点,也可以在评论选取部分高质量的评论在A+进行展示,直接解决潜在买家的疑虑并提升信任度。
当然推广关键词精准度优化也是提高转化率的关键。选择广告报告中转化率高并且流量较大的关键词增加广告预算,同时否定那些点击率低且转化率不佳的关键词。将广告表现优异的高转化词融入到五点描述和Search Term中,以增强自然搜索流量的质量,从而进一步促进销售转化。
自然流量相比付费流量,其成本更低、可持续性更强,并且能够通过更高的排名带来更多的曝光更高的转化率。通过细致的关键词调研、页面优化、站外推广和精准广告等策略,能有效提升产品排名,进而推动自然流量的增长。卖家一定要采取一切手段去提高自然流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