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广告关键词指南
“大词竞价高、长尾词又没量?手动广告词到底怎么选?”结合自身理解,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
(一)手动广告词的核心来源
手动广告词的筛选需以数据为基础,主要分为 “自动广告有转化数据” 和 “自动广告无转化数据” 两种场景,具体方式如下:
1. 以产品自身广告转化数据为支撑(自动广告有转化)
若自动广告已产出有转化的出单词,且数据不存在偶然性,这是获取手动广告词最简单的方式 —— 直接将此类有转化的自动广告出单词作为手动广告词即可。
2. 自动广告无转化数据时的选词方式
若自动广告暂无任何转化数据支撑,可通过以下工具与数据组合筛选广告词(需注意:并非所有竞品的词都可直接使用):

结合后台搜索词报告与 ABA 数据;
运用第三方工具分析竞品的流量词,筛选与自身产品高度相关的词汇。
(二)ABA 选词原则、实操策略与核心疑问
1. ABA 选词的核心原则
ABA 选词需遵循 “从高排名词逐步向低排名词推进” 的原则,例如从排名 10 万的长尾词,逐步过渡到排名 1 万以内的大词(注:本文中,ABA 排名 1 万以内的词视为大词)。
2. 两种主流的选词实操策略
实操中,运营者通常会采用两种不同策略:
策略一:偏好核心长尾词的精准匹配。优势在于转化效果相对较好,广告花费更易控制;
策略二:倾向投放大词。核心逻辑是看中大词的高流量属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更高订单上限。
问题点:大词与长尾词的具体区别及实操差异
基于上述两种策略,需进一步明确:大词与长尾词的具体区别是什么?实操过程中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三)大词与长尾词选择的实际案例对比
通过两个真实案例,可直观看到大词与长尾词选择对产品推广效果的影响:
1. 同产品不同运营策略的案例(产品 A 与产品 B)
案例背景:同一款产品的不同颜色(类目节点一致、售价相同),分别由两位运营负责。其中,产品 A 因合并老款链接,Review 数量多于产品 B。
产品 A 的策略:仅投放高度相关的精准长尾词(ABA 排名 5 万 – 15 万)。放弃大词的原因:认为大词 CPC 过高、转化率低,此前尝试非核心大词(如 “Garden Decor”)效果不佳,即便后期产品 A 的小类 BSR 进入前十,也未再尝试大词。

产品 B 的策略:主打宽泛词 + 少量精准长尾词 + 大词词组匹配。具体操作:
前期主投 “hanging garden decor”“hanging outdoor decor”“patio hanging decor” 等带 “Decor” 的长尾词(注:家居类目下,带 “Decor” 的词通常曝光高但转化低,核心原因是客户搜索意图过于宽泛);


待上述长尾词自然排名上升后,投放大词词组(如 “outdoor decor”),且投放大词时搭配 BD 活动,避免广告花费失控;
后期逐步加入 “garden decor for outside”“outdoor patio decor” 等词。核心目标:通过带 “Decor” 的长尾词,间接推动 “outdoor decor”“garden decor” 等大词的排名,实现自然流量扩张。
2. 万圣节产品引入大词广告的案例
为验证大词对销量的实际影响,我让产品 A 的运营借鉴产品 B 的策略,对一款万圣节产品新增大词广告组,具体情况如下:


广告开启时间:本月 9 号,新增大词 “fall decorations for home” 的广告;
核心数据表现:
该大词的曝光量在选定时间段内仅低于自动广告;
通过第三方工具可明显观察到,产品整体流量增幅几乎由该大词直接或间接带来(尽管该词的直接转化增量不多);



以 7 天为周期对比其他数据:自然点击增长迅速,自然单占比显著提升,产品整体利润率从原先的12% 提升至 21%。


(四)判断产品现阶段能否打大词的核心标准
通过上述案例可看出,大词能显著提升流量,且切入时机合适时,销量增长幅度可观。判断产品现阶段是否适合打大词,需满足以下 7 个核心条件:
销量稳定:日均出单≥5 单(不同类目标准略有差异,但需保证出单稳定);
转化率稳定:自然转化率≥类目平均水平。若自然转化率能高于类目平均水平,说明产品自身吸引力足够,投放大词广告是 “锦上添花” 而非 “雪中送炭”;
利润可观:能承受大词前期可能较高的 ACOS。即使前期略微亏损,也需能看到未来 ACOS 下降的趋势(例如:若单次点击成本$2、转化率10%、客单价$20,一单广告费即 $20,此类情况不可持续);
库存充足:备货量足够,避免轻易断货。大词会带来流量激增,若库存仅 100 个,广告爆发后很快断货,会严重打击链接权重,导致前功尽弃;
长尾词稳固:多个长尾词的自然排名稳定在首页前 5 位,并持续出单。理想状态是,产品已通过长尾词和腰部流量词实现稳定出单;
大词有基础:目标大词的自然排名已在第 2、3 页徘徊(不同类目标准不同)。若核心大词(如 “Garden Decor”)已能在第 2、3 页看到,说明产品已初步获得该词权重,此时用广告冲击首页,效果会事半功倍;
有秒杀推荐:活动期间转化率大幅提升,链接权重升高,此时开大词广告的效果会更优。
(五)手动广告词选择的总结:依据产品阶段动态调整
解决方案:手动广告词的动态选择策略
回到最初的核心问题 “手动广告词到底怎么选”,答案并非 “大词” 或 “长尾词” 二选一,而是需依据产品发展阶段,动态、组合运用两种词型:
新品期:依靠核心精准长尾词 “活下去”,优先保证转化与花费可控;
成长期:用精准长尾词带来的利润,支撑大词的广告曝光,逐步推动大词排名;
成熟期:通过 “大词 + 长尾词” 的组合策略,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实现流量与销量的双重稳定。



评论0